139 0269 5702
鋁材熱處理是改善鋁材性能的重要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一、退火
退火是將鋁材加熱到一定溫度并保溫一段時間,然后以適當的速度冷卻到室溫的過程。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鋁材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提高塑性和韌性,便于后續加工。退火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再結晶退火:在再結晶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后空冷,用于消除變形工件的冷變形強化,提高塑性。
低溫退火:目的是消除內應力,適當增加塑性,通常在180~300℃保溫后空冷。
均勻化退火:目的是消除鑄錠或鑄件的成分偏析及內應力,提高塑性,通常在高溫長時間保溫后空冷。
二、固溶處理(淬火)
固溶處理是將可熱處理強化的鋁合金材料加熱到較高的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時間,使材料中的第二相或其它可溶成分充分溶解到鋁基體中,形成過飽和固溶體,然后以快冷的方法將這種過飽和固溶體保持到室溫。固溶處理后的鋁材處于不穩定狀態,溶質原子隨時有析出的可能,但此時材料塑性較高,可進行冷加工或矯直工序。固溶處理也被稱為淬火處理。
三、時效處理
時效處理是將淬火后的鋁材在室溫或低溫加熱下保溫一段時間,隨時間延長其強度、硬度顯著升高而塑性降低的現象。時效的實質是第二相從過飽和、不穩定的單一α固溶體中析出和長大,由于第二相與母相(α相)的共格程度不同,使母相產生晶格畸變而強化。時效處理分為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兩種:
自然時效:在室溫下進行的時效處理。
人工時效:在低溫加熱下進行的時效處理,可以顯著加速時效過程。
四、回歸處理
回歸處理是為了提高塑性,便于冷彎成形或矯正形位公差,將已淬火時效的產品,在高溫下加溫較短的時間即可恢復到新淬火狀態的處理方法。回歸處理后的鋁材仍能進行自然時效,但每次回歸處理后,其強度會有所降低,因此回歸處理次數一般以3~4次為限。
五、其他熱處理方式
除了上述常見的熱處理方式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熱處理方式,如冷熱循環處理等,這些處理方式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和應用。